• 新聞資訊

    NEWS
    新浪財經 咸陽好人榜 企業文化理念
    關于陜西省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與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摘要) (在陜西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3-01-30 08:40:53 來源:本站 作者:陜西要聞
    [ ]
    返回列表

    2022年,全省生產總值增長4.3%,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增長7.1%、8.1%、1.5%,進出口總額增長2%,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2%、6.5%,CPI上漲2.1%。

    2023年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5%和7.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4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重點抓好11方面工作。

    1.堅持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動高質量發展。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對標對表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結合陜西實際,謀劃貫徹落實的具體措施,推動各項工作與時俱進、守正創新,確保黨的二十大精神在陜西落地生根、見到實效。對標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強弱補短,在供給和需求兩方面共同發力,實現經濟在更高水平上的動態平衡。研究制定激發市場主體活躍度的針對性政策,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最大限度整合各類要素、調動各方資源、撬動多方投入,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

    2.堅持延鏈補鏈強鏈,推動工業提質增效。緊盯工業增加值貢獻率高的重點行業企業,鼓勵開足馬力生產。對新增產能項目實施清單化管理、專班化服務,推動項目盡快釋放產能。加快培育工業新增長點,支持西安集成電路、寶雞先進結構材料產業集群打造成為全國示范性標桿。推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聯動發展,開展能源、交通等領域產業數字化試點。提升重點產業鏈核心競爭力,充分發揮各產業鏈“鏈主”企業作用,深化上下游協作,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太陽能光伏、集成電路等產業鏈建設。

    3.堅持狠抓項目建設,鞏固投資向好態勢。繼續實施好高質量項目建設推進年,強化高質量項目建設成效評價,深化開展重點項目觀摩活動。加快引漢濟渭二期、東莊水利樞紐、榆林黃河東線馬鎮引水等工程建設進度,建成通車京昆線蒲城至澇峪段等高速項目,推動機場三期和西延、西渝、西十及延榆鄂高鐵等項目建設。積極拓展投資渠道,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重大工程、補短板項目建設和盤活國有存量資產,支持高質量的民間投資項目發行REITs。

    4.堅持挖潛擴容并重,力促消費加快恢復。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落實促消費三年行動方案,常態化開展“秦樂購”系列促銷活動。組織發放消費券,擴大家電、家居和餐飲等重點領域消費,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支持西安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完成一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加快縣域商業體系建設,推進鄉鎮商貿中心、縣級物流共同配送中心建設改造。

    5.堅持抓好穩產提質,保障能源糧食安全。強化能源工業支撐力,加快釋放煤炭優質產能,爭取海則灘等4處煤礦開工建設。建立市場化煤價和電價掛鉤聯動長效機制,確保煤炭保供合同履約,加強儲氣調峰項目建設,做好高峰用氣保障。嚴格落實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加快推動田長制方案實施,制定耕地進出平衡實施細則,新建高標準農田230萬畝。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全省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4500萬畝,總產穩定在1200萬噸以上。

    6.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培育增長動能。建好用好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完善“一中心一平臺一公司”服務功能,著力打造一批秦創原示范企業、示范項目、示范平臺。落實好深化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十條措施,努力為科研人員放權賦能。啟動建設西安綜合性科學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加快推進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轉化醫學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動空天動力陜西實驗室、含能材料實驗室爭創國家實驗室。

    7.堅持深化改革開放,激發市場潛力活力。充分發揮加快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聯席會議制度作用,促進市場制度規則與全國統一大市場標準要求相銜接。扎實開展“畝均論英雄”綜合改革,在各市(區)經開區、高新區、縣域工業集中區等全面推行“標準地+承諾制”改革試點。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實施新一輪深化國資國企改革行動,從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和三年行動計劃,實施營商環境突破年,激發企業和企業家能動性。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鞏固提升中歐班列(西安)良好態勢,統籌港產港貿港城融合發展,打造臨港產業集群。

    8.堅持城鄉縣域兼顧,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聚焦關中科技賦能創新升級、陜北能源革命轉型升級、陜南生態優先綠色升級,以西咸一體化、7個功能組團、城鄉融合帶動西安都市圈建設,扎實推動陜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設,支持漢江生態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落實“一縣一策”“一區一策”事項清單,打造一批產值過百億元的主導產業。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落實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機制。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建設,接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

    9.堅持筑牢生態屏障,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嚴格落實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深入實施秦嶺生態空間治理十大行動,加快構建秦嶺生物多樣性、水、大氣、土壤監測網絡及預警體系。大力開展黃河流域“清廢行動”,實施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扎實開展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聯防聯控。堅持上下游、左右岸協同治理,加強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保護。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印發“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實施方案,完善和優化能耗雙控制度,拓展“三線一單”應用,扎實推進碳評價試點。

    10.堅持辦好民生實事,切實增進百姓福祉。深入實施就業服務提升工程,完善落實高校畢業生、脫貧人口、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穩就業、促就業政策。指導各地編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開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分析評估。加快創建國家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深入實施縣級醫院能力提升工程。穩妥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做好西安個人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工作機制,及時有效緩解物價上漲給部分困難群眾帶來的影響。

    11.堅持守牢安全底線,確保社會和諧穩定。堅決落實疫情防控優化措施,順利渡過流行期,確保平穩轉段和社會秩序穩定。扎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堅決遏制增量、化解存量。扎實做好自然災害防御工作,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緊盯煤礦、非煤礦山、建筑施工、城市燃氣、自建房、危化品等重點領域,持續開展安全生產排查整治,確保安全形勢持續平穩。


    Copyright? 咸陽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陜IPC備18010448號-1

    友情鏈接
    下屬公司鏈接
  • 番号库